
文:馬恩國
在過去一年是「港獨」最囂張的一年。自從去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後,有兩名當選的立法會議員梁頌恆及游蕙禎,在立法會議員宣誓中故意侮辱中國民族被法院裁定違反《基本法》第104條。在法院判決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更加為這件事主動釋法。
因為普通法十分缺少此類案件的案例,故法院沒有強而有力的後盾去判案,因此人大便啟動釋法釐清了104條的要求,彌補了普通法案例不足的問題,並幫助了法院依法判決。加上,高等法院對於2016年發生的旺角暴動案件終於有裁決,主謀兼「本土民主前線」前發言人梁天琦被判入獄6年,為暴動而慘遭受傷的數十名警務人員討回公道,法治的公義除了得到伸張外,亦對守住繁榮穩定的社會作出重大貢獻。

自法院判決數名議員因宣誓無效失去議席及暴動滋事份子入獄後,港獨的囂張拔扈的聲勢立即敗退,其意志亦受重創,證明人大釋法在擊退港獨上發揮了重大作用。
臨近香港回歸21周年,還記得去年同時期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時的真言句句仍言猶在耳。對於香港的問題,習主席比以往更強調一國和兩制的關係,釐清中央對特區的「底線」就是中央不會容許任何人挑戰中央權力和基本法的權威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與及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。近年出現不少人明目張膽高呼港獨及結束一黨專政,習主席亦提醒香港要「和氣致祥,乖氣致異」,禍港亂港的乖氣不應縱容,正正宣示了中央的「一國」主權不容任何人踐踏。

回望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一年來亦成功修補社會撕裂,作為梁振英的繼任人,她更加著重經濟發展多於政治,更聰明地用經濟來解決政治問題,成功令港人接受。譬如說她上任後不久便落實多項措施,又通過「一地兩檢」條例草案,配合國家的「一帶一路」和大灣區發展,為香港抓住機遇令經濟更上一層樓。習主席曾明確表示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關懷和支持,林鄭亦能立即「做嘢」,成立特首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,並由自己親自擔任主席,又在首份施政報告撥款超過142億培育科技專才及作研發用途,為久已卡在樽頸位上的香港經濟增強軟實力,有望再次能將文化及科技輸出海外,為香港帶來非股市樓市的機遇。
佔中後,香港慣性將所有問題「政治化」,反對派不理三七廿一,為反對而反對,為拉布而拉布。因為反對派的無理重阻撓,令很多不少公共利益的政策及決定一拖再拖,遲遲未能落實,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,令香港遠遠被鄰近國家及城市遠遠拋離。希望來年的香港能珍惜祖國帶來的機遇,否則便像習主席引用那句香港俗語一樣,「蘇州過後無艇搭」!
作者為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主席馬恩國大律師
本文為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媒體立場。
責編:陳榮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