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橙訊】瑞典科學家發現,魚類長期生活於含有大量塑膠微粒的海域內,會變得愛吃塑膠粒。而大海內的塑膠微粒主要來自人類每年傾倒的大量塑膠廢料。
負責這項研究的烏普薩拉大學博士烏娜(Oona Lonnstedt)表示,小熱帶魚接觸高濃度聚苯乙烯後,會喜愛吃塑膠微粒多於正常食物,「情況就如年輕人愛吃快餐等垃圾食物一樣」。
根據去年的統計數字,每年約有800萬噸塑膠廢料流入大海,而塑料會解成為小於5毫米的微粒。科學家擔心微粒會釋出有害物質,若魚類吸入微粒後,或於魚的膽中積聚。
她指出,魚類進食塑膠微粒反會長得更小,游得更慢,變得更蠢,容易成為其他魚類的獵物。
研究人員認為,塑膠微粒會影響不同物種的幼魚,或會對生態系統產生深遠影響,呼籲禁止在化妝品使用塑膠微粒。
塑膠微粒一般存在於個人護理產品中,如牙膏、睫毛膏和唇膏等,美國現時禁止於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使用塑膠微粒,但英國或歐洲其他國家則未有禁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