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攝/ 剪接:陳文樺
文:黃展豪
Chris身形健碩,孔武有力,十二年前遇上薩摩亞傳統技藝火刀舞後便欲罷不能,舞動六百度高溫的火刀變成他的嗜好,亦是他的表演事業。

六百度高溫的「致命牙齒」
Chris帶記者到在一個天橋底的空曠空間,把火刀浸上電油,待徹底浸透後,走到中間位置,用火機點燃火刀;火刀馬上着火,接着他用力轉動火刀,讓刀上未燃點的電油撤在地上。Chris蹲下來,把火刀移近地上,火焰馬上在他面前的地上一字型的燃點起來。舞動火刀舞的短短幾分鐘後,Chris已經滿頭大汗,「曾經量度過火刀舞的火焰,有攝氏六百度,舞動火刀舞一來講求技巧和表現勇武的姿態,二來需要抵得住熱力。」
火刀舞源自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的傳統技藝,傳統上是武士打勝仗後凱旋回歸後慶祝的舞蹈。他們轉動名叫Nifo Oti,意思是「致命的牙齒」的武器,其他族人則唱歌跳舞等。Chris說,後來有族人在美國看見使用火焰的雜耍表演,於是便將刀舞加上火這個元素,形成今日的火刀舞。
Chris拿起火刀給記者看,刀口雖然未開鋒,但刀端始終非常尖銳。他玩刀又玩火,受傷在所難免,「練習時着火的刀片打在我背上,立即燙傷,另外雙手都不時被燙傷。不過最痛苦不是受傷,而按捺因傷不能練習的技癢。」Chris雙手和背上,甚至臉上有幾處被燙傷的疤痕,對比火刀舞,這些小小苦楚完全稱不上甚麼。

Chris的火刀印上他的洋名。
火刀舞選擇了我?
說起為何接觸到來自遠在太平洋中心的火刀舞,Chris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緣份,「我沒有任何舞蹈的底子,平時只愛打籃球。2006年到迪士尼工作時其實只是一個服裝分發員,負責演員的服裝事宜。之後我被調到一個劇場工作,上司會帶新人坐在觀眾席首排觀看表演,以理解整個表演流程,這就是我第一次見到火刀舞。」「我可能以為是我拿起火刀舞練習工具,與火刀舞結緣,難道不會是火刀舞選擇了我嗎?」
Chris當時被精采的火刀舞所震攝,午飯時間拿起表演者的火刀舞練習工具練習,及後表演者索性教導他如何舞動火刀舞,「他們都是來自薩摩亞一帶的表演者,他們每個人都教導過我,可說全部都是我師傅。」



火就是我的舞伴
師傳會教他薩摩亞的傳統火化、火刀舞的由來。火刀舞的技巧隨性,沒有要求必須舞動的招式套路,練習出純熟的技巧及表現勇武才是關鍵。在師傅鼓勵下,他在2012年及2013年到夏威夷參加火刀舞世界大賽,雖然未能取得成績,但學懂了一層額外的意義,「比賽評判及主持以前都是資深的火刀舞表演者,他們會對觀眾說,今日站得上舞台的表演者都是付出120%的努力比賽,大家觀賞的時候看見他們失手,不應報以噓聲,反而應該拍手鼓勵。對他們來說,火刀舞是他們的文化傳統,所以很尊重每位參賽者。」「跳舞有舞伴,火就是我的舞伴。」
火刀舞無疑是一項危險的表演,未接受專業訓練的人士不應模仿。為了每次表演的安全,Chris都會在舞台上預留二至三米距離的安全區域,而具到過消防學校上堂,學習基本的防火及滅火知識。
Chris外表雖然孔武有力,但對談間發覺他個性其實很隨和,帶着一份率直。他坦言自己未有資格開班授徒,練好火刀舞,能夠配合其他舞蹈做好每場表演,就是他的心願。

責編:李玥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