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、文:Alman Li
近日閱讀新聞,說政府擬把將軍澳的一個綠化地帶,興建逾萬個公營房屋單位。其中一個選址卻令我特別留意,因為與有逾200年歷史、現時合家歡行山熱點的「小夏威夷徑」部分路徑重疊。將軍澳村原居民對此表示反對,呼籲政府另覓選址,恐建樓發展會破壞此條甚具歷史價值的山徑。
其實一直都想介紹將軍澳區內的簡單行山徑,今次正好可以藉此介紹其中一條區內最有名的合家歡短線 ——小夏威夷徑。
小夏威夷徑全程路況良好,而且起伏不大,加上綠樹林蔭,非常適合一家大少來親親大自然。所以今次我也相約了另一行山友 Vincent 及他的4歲寶貝女 Veronica,再加上仙氣女神 Mercedes Pair 一起去輕鬆同遊。
我們由將軍澳寶琳站出發,穿過將軍澳村的貨車場就會看到「小夏威夷徑」的指示牌。

適合一家大小的市區短線
這條只有短短3公里不到的小徑,是昔口將軍澳村民經井欄樹往返市區的必經之路,只是後來將軍澳區急速發展下,這條古道就漸漸的被遺忘。直到2000年初,在地區人士的努力下,把這裡再次修葺而成為現在的「小夏威夷」徑。

路況良好,起伏不大。
一直以為「小夏威夷」是一個俗稱,但原來這名字由來有一段故事在背後。根據網上資料,原來早於20世紀初有一加拿大人連尼(Rennie)於此區開設麵粉廠,更為了蓄水而在大牛湖附近的溪澗中興建堤壩,及後連尼因生意失敗而投海自盡。有說是吊頸而死,唯一比較肯定的是調景嶺原來叫「吊頸嶺」,而英文名字以前亦叫 Rennie’s Mill,是近年才改為 Tiu King Leng。關於這故事,其實和將軍澳另一行山景點有很大關係,有機會另文再談。
而荒廢了的蓄水池後來有人改為泳棚,可能當年的人對夏威夷的印象是藍天綠水吧?所以也把這個泳棚改名為「小夏威夷」。再後來,因為安全事故接連發生,小夏威夷泳棚也荒廢了,但這山徑卻繼續沿用「小夏威夷徑」的名字。

小夏威夷的主要景點 - 溪澗
我們邊聊邊走,緩緩地走了不夠20分鐘就到達了小夏威夷泳棚當年所在地,也是最多遊人拍照小休的地方。

當日天氣晴朗,遊人如鰂

景觀開揚
半崩壞的堤壩為小夏威夷提供了美麗的小瀑布作為拍照的好題材,而山澗向將軍澳的一邊更加有著開揚的將軍澳市區景觀,這裡也是很多遊人的必到例景拍照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