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橙訊】(記者:郭韻婷)隨著香港電影業由盛轉衰,本地電影人北上發展已成為一種大勢。《橙新聞》訪問了北上發展的80後年輕「電影人」,一連兩集分享他們的創業故事。今集創業的主角是「爆谷傳媒」CEO莫文浩(Manho),他當年會考僅得1分,其後於2009年完成城大創意媒體學士課程,順利加入電影行業,曾參與賀歲片《我愛香港》系列、《志明與春嬌》系列、《72家租客》等電影的後期剪輯工作。

「記得當時每月人工大約1.5萬元,但唔穩定,如果唔工開,咁個個月收入就係零」,Manho憶述,當時很幸運地認識了曾志偉,在香港拍完《72家租客》,隨即有人找他回內地協助製作另一部電影,就這樣機緣巧合之下,為他之後的的創業路打下了基礎。
莫文浩原來接觸更多的電影,北上工作後,他開始接觸綜藝節目,為內地綜藝節目做後期製作,參與作品有《燃燒吧!少年》、《王牌對王牌》及《我們相愛吧》。雖然都是後期製作,但不同綜藝節目能發揮創意的空間更多,他認為後期不僅僅是剪輯,更是再創作的過程,可以化腐朽為神奇。

直至2015年年尾,他決定創業,拿著三、四百萬人民幣積蓄,成立後期製作公司「爆谷傳媒」,至今投資約一千萬人民幣,Manho說,公司由剛開始的30多人,發展至今差不多100人,同時要添置各種設備的,故沒有回本之說,因為賺回來的錢會繼續投入公司,但強調沒有虧本,目前公司每年營業額大約三千多萬元。
內地綜藝市場大,公司成立數個月,便靠《我們相愛吧》第2季打響名堂,繼而得到更多工作,機會接踵而至,《奔跑吧》、《一年級》、《愛的時差》等等,再到近期的《三個院子》,這些綜藝節目都印有莫文浩的身影。

Manho說,如果只是想賺錢,其實按照公司目前的人手,是可以接更多的工作,但是他覺得質量最重要,要給找他們的人一個交待,要把「爆谷傳媒」這個品牌做好。
不過,Manho開始回歸影視發展,去年「爆谷傳媒」成立了影視部,未來會推出自家的影視作品。

提及會否回流香港?Manho坦言,香港市場有自身的限制,整個系統不一樣,本港電視台很少將節目外包給外面的公司做後期製作,規模較大的節目輪不到我們做,以公司目前的規模很難營運,但他認為廣東話市場有個空間在,無論電視或者電影,未來會分拆一條支線去發展香港市場。

訪問最後,Manho說,在電影行業,你天然要有個嘗試的心態、冒險的心態,你才有機會成功,尤其是年輕人,不要顧慮太多,你沒什麼可輸的,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。
責編:陳正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