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攝&剪輯:邱梓彬 文本:秦凡洛
【編者按】本地知名漫畫家草日出道二十多年,筆耕不輟,至今已經出版了六十本著作。
《夜孖孖劇場》是他的第六十本書,主題有些特別:鬼怪的故事。
草日的作品向來多元,有時談論親子,有時談論愛情,還有些時候分享貓貓的趣事。不過,畫鬼談鬼還是第一次。
他不希望用這些鬼故事嚇唬膽子小的讀者(比如我),而是希望找到另類且新鮮的角度,將這些故事講得有趣一些、活潑一些。
在這位樂意分享、頗富童心的漫畫家看來,那些流傳於鄉野的古怪故事以及離奇傳聞,從來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。究竟孰人孰鬼,真是傻傻分不清。

知名漫畫家草日
問:新書為何取名《夜孖孖劇場》?
答:因為夜孖孖的時候通常有好多古怪的事發生,我對這些事都很有興趣,又覺得夜孖孖這個名字有些親切感。書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古靈精怪的事,有些鬼,有些妖怪,又有身邊經常講的神奇事情。
問:鬼故事是您新發現的題材嗎?
答:這個題材,我很久之前就想畫了。我是個鄉下孩子,在鄉村長大,小時候已經聽過老人家講很多古靈精怪的東西。他們會講哪條河浸死過人,會有水鬼走出來,又或者哪間學校,或者哪個村子死過人鬧鬼,等等。
這樣的故事聽得多了,就變成我的一個興趣。
問:您平時有留意收集鬼故事嗎?
我自己會去看講鬼的書。其實無論中國還是外國,好多地方都有它自己本身的傳說,或是鬼的文化,或是妖怪的文化。我覺得這些事是好有趣又刺激人的想象,看了很多,聽了很多,然後慢慢消化了,希望用一個不是那麼恐怖的方法,或者說是一種很有趣的方法表達出來。那樣,大家不會被故事中的恐怖意味嚇走,反而可以對那些故事多一些了解。
問:書的內容大概分作幾個部分?
答:有一個部分是校園生活中的鬼故事。我曾經當過三年老師,很了解校園生活的事,也很清楚學生喜歡聽鬼故事。我做老師的時候也很喜歡給他們講鬼故事。
另一方面是香港流傳較廣的鬼故事或者傳說,由小到大聽得多,有很多不同的版本,也能引起讀者的共鳴。
還有一些篇目,是我自己對生活的感受。這些感受怎麼表達出來呢,我可能會用鬼故事的方式講出來。譬如,我曾經丟了一個手機,就像嘗試一下用靈幻的角度表達我丟失手機的痛苦經歷。(笑)

問:您創作漫畫的初衷是為何?
答:我畫完一篇漫畫,可不可以令一些讀者不要讀完就忘記,或者就扔在一邊不會再看,我希望他可以有些回味的空間、思考的空間。又或者,他在整理書的時候,扔掉其他書,但不會扔掉我的書。(笑)
問:您是香港中文大學國畫系畢業,為何對畫漫畫有興趣?
答:我對於漫畫的興趣首先來自於我的家庭。我有兩個哥哥,一個姐姐,全部都喜歡畫公仔。我小時候看到他們畫得多,自己也自然而然對於漫畫有了興趣。
另一方面,我哥哥很喜歡看漫畫,他會帶很多漫畫回家來,我就慢慢看,看到自己也想畫。一開始是臨摹,後來就發展到有自己的風格。
我起初看一些香港的漫畫,譬如黃玉郎、老夫子這類,而且,我小時候流行翻版的日本漫畫,所以那個時候我可以接觸到好多出色的日本漫畫家的作品,譬如手塚治虫、池上遼一、永安巧等等。我覺得手塚治虫很厲害,他可以將任何題材都變成有趣的漫畫。

草日漫畫作品 圖:草日Facebook page
問:畫漫畫的靈感從哪裡來?
答:很老土地講一句,靈感都是來自於身邊發生的事:你的感受,你想講的東西,或者你看到的、接觸到的東西,看書、看電影、與人聊天,等等。這些東西疊加在一起,會形成你的資料庫。當你想創作的時候,就從裡面找一些東西出來。
問:聽說你從不遲交稿,次次都很準時?
答:這個說法誇張了一些(笑),不過我遲交稿的時候的確不多。二十多年來我沒試過拖稿,不會因為去旅行或者身體不舒服而交不上稿。
問:有沒有一些時候真的想不到該畫些什麼?
答:我畫漫畫已經有二十多年,最多產的時候是一日幫五個報紙或雜誌的專欄畫漫畫。我的看法是,想不到都要想到,因為這是你的工作,你是專業的創作人,不可以沒有稿子交。
問:你的畫風如何建構起來?
性格。我喜歡與人分享生活中的事情。我畫過很多不同的題材,辦公室,親子關係,都市生活,愛情,貓貓,現在又有鬼怪。這些其實都是從身邊生活中尋找到的,所有這些都是。
責任編輯:李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