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家畢飛宇 圖:浸會大學IWW寫作計劃
文:張小綠
自從《推拿》之後,中國知名作家畢飛宇已經許久沒有長篇小說面世了。不過,他也沒閒著。
現在南京大學文學院任教的畢飛宇,從2015年起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合作出版散文集,先是2015年6月出版的《寫滿字的空間》,繼而是於今年初面世的《小說課》。
《寫滿字的空間》是畢飛宇第一部散文隨筆集,回顧他創作《青衣》、《玉米》和《推拿》等獲獎小說的經歷,也有對於其他名作家如昆德拉和莫言等人作品的分析與點評。
在新近面世的《小說課》中,畢飛宇以「小說寫作者」的身份閱讀小說,將自己在南京大學文學院的講課內容整理成書,與讀者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,究竟是怎樣寫成的。
畢飛宇在《小說課》中分析的,大多為短篇小說,或是長篇小說的部分章節。作家不限年代,不論國籍,有中國當代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說《受戒》,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、印度裔作家奈保爾,還有魯迅的《故鄉》、莫泊桑的《項鏈》以及清代作家蒲松齡的《促織》。
作者讀小說的方式是十分個人化的,盡量不依循嚴肅文學論文的寫法,而是穿插了大量諧趣、幽默、口語化的段落,讀來親切。他並非以文學評論家的身份,而是從一位坦誠的讀者的視角,看待這些文學史中的名篇,分析它們如何出現、如何長養、又如何在多元的語境中被詮釋。
誠如畢飛宇本人所說:「有時候我把小說看得很重,足可比擬生命。有時候我也會把小說看得非常輕,它就是玩具,一個手把件,我的重點不在看,而在摩挲,一遍又一遍。」
畢飛宇曾數次到訪香港,曾參與2009年及2011年香港書展,也曾在2013年以浸會大學駐校作家的身份,在港短住。

《小說課》
作者:畢飛宇
出版社:人民文學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17年1月